酷播亮新聞
最棒的知識補給站

沒有核心技術的「中國製造」還能撐多久?

文章摘要: 「中興事件」在7月14日以中興繳納4億美元保證金並繳納10億美元罰款結束。缺”芯”之痛不僅暴露了中興公司的眾多問題,更是剝去了一層關於”中國製造”的驕傲新衣。引發了全民對中國「芯」的大討論。

「中興事件」在7月14日以中興繳納4億美元保證金並繳納10億美元罰款結束。缺”芯”之痛不僅暴露了中興公司的眾多問題,更是剝去了一層關於”中國製造”的驕傲新衣。引發了全民對中國「芯」的大討論。

事實上,中國半導體行業近年來在國際市場上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2017 年國內半導體市場規模達到16860 億元,2010-2017 年複合增速為10.32%,遠高於全球半導體行業2.37%平均增速,成為全球半導體市場重要驅動引擎。

作為「中國芯」的領跑者,中星微所研發的多媒體晶片被廣泛應用於PC和智慧手機的攝像頭,被索尼、三星、惠普、飛利浦等一線IT企業採購。其中pc攝像頭晶片曾佔全球份額60%。

但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在晶片產業仍存在很大差距。據公開資料顯示,作為世界第一大晶片市場,中國晶片自給率不足10%。2017年中國積體電路進口量約3770億塊,進口額高達2601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7561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4.6%。可見,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鄧中翰在鳳凰網《捨得智慧講堂》上表示,當前中國經濟要怎麼發展,如何避免走彎路,是更加需要直面的問題。

鄧中翰做客《捨得智慧講堂》

PC攝像頭晶片曾佔全球份額60%

提及國產晶片,鄧中翰是一個無法跳過的名字。這位伯克利建校130多年第一個橫跨理、工、商三個學科的畢業生。剛剛走出校門,便進入IBM-華生實驗室(IBM- T. J. Watson Research)從事尖端科技研究工作,之後又在硅谷成功創業。

1999年10月1日,鄧中翰毅然放棄了在美國的成功事業和優渥生活。在國家工信部(原資訊產業部)的直接領導下,承擔並啟動了國家”星光中國芯工程”,並在北京中關村建立了中星微電子公司,開啟回國創業的新曆程。此後6年,中星微抓住市場空白,在政府幫扶下一時風光無量:

2001年3月11日,”星光一號”研發成功,宣佈國內首枚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多媒體晶片誕生;同年9月,百萬門級超大規模晶片”星光一號”實現產品化,併成功打入國際IT市場,結束了中國無”芯”歷史。星光數字多媒體晶片系列產品,廣泛應用於個人電腦、寬頻、移動通訊、資訊家電等領域,佔據了全球計算機影象輸入晶片60%以上的市場份額。有媒體將”星光一號”同神州飛船、水稻基因組並稱為20世紀90年代的重大科技成果,稱其”取得了一系列歷史性成就,書寫了新的輝煌篇章”。2005年3月,該數字多媒體晶片與神舟飛船等一起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5年11月,中星微登陸納斯達克,成為第一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晶片設計企業。

鄧中翰做客《捨得智慧講堂》

技術佔據主導地位,硅谷精英遇到創業麻煩

但中星微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手機、移動終端出貨量開始大規模地擠壓PC的生存空間。擁有技術潔癖的硅谷精英遇到了麻煩。

隨著基帶晶片的運算能力日益強大,整合化趨勢撲面而來,高通、TI等國際大廠也開始推出整合多媒體功能的單晶片解決方案,即用一個單晶片的基帶晶片就將多媒體的能力整合進來,從而消除了單獨的多媒體晶片存在的必要性。

在技術完全佔據主導地位的思路下,堅持做多晶片研發的中星微來自內地的收入比例不斷萎縮,2003年來自內地的收入還有26%,而到2007年年報顯示已經不足5%,2015年12月,中星微從納斯達克退市。

退市之後,中星微進入安防和人工智慧晶片領域,但與當年星光中國芯時期,已不可同日而語。

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在晶片產業仍存在很大差距

儘管近年中國在晶片領域正持續發力,但美國仍全方位處於領先地位,中國只是在某些非核心領域有所突破–儲存器,CPU,FPG及高階模擬晶片,功率晶片等領域,中國幾乎都未涉及。

對於這一環境該如何改變,鄧中翰在鳳凰網《捨得智慧講堂》中談到,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較,中國在晶片產業確實存在很大差距。想要扭轉這一局面,首先要在成熟的技術路線上追趕國際巨頭。此外,還要在一些市場旺盛的新興領域,定好策略爭取彎道超車。最後我們還應有換道超車的思維,打造新模式和新產業鏈,才能在前沿領跑。

從2014年定義人工智慧晶片,到2015年完成設計架構,再到2016年正式釋出星光智慧一號,以及近期釋出的星光智慧二號,中星微在人工智慧領域的路線佈局並未止步,據悉,中星微第三代人工智慧晶片也在規劃中,將在2019年5月份正式釋出。

本文來自巨頭挖掘機,創業家系授權釋出,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酷播亮新聞 » 沒有核心技術的「中國製造」還能撐多久?